辣椒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蔬菜,在我國種植面積較廣。辣椒青枯病是辣椒種植中常見的一種病害,此病對辣椒生長造成很大影響,發(fā)病初期植株中午萎蔫,早晚能恢復,拔出植株可發(fā)現多數須很壞死,莖基部產生不定根,維管束變褐,嚴重時橫切面保濕后可見乳白色釉液溢出,有異味。那么,辣椒青枯病癥狀有哪些?辣椒青枯病該怎樣防治呢?
一、辣椒青枯病表現癥狀
辣椒植株收到侵染后,根部細根先出現褐色,不久開始腐爛并消失。切開接近地面部位的病莖,可以發(fā)現維管束微有褐色病斑,并從該部位分泌出白色混濁污汁,用手擠壓,有乳白色菌液排出。
二、辣椒青枯病發(fā)病規(guī)律
病菌主要隨病殘體在土中越冬。翌年春越冬病菌借助雨水、灌溉水傳播,從傷口侵入,經過較長時間的潛伏和繁殖,至成株期遇高溫高濕條件,向上擴展,在維管束的導管內繁殖,以致堵塞導管或細胞中毒,致使葉片萎蔫。病菌也可透過導管,進入鄰近的薄壁細胞內,使莖上出現水浸狀不規(guī)則病斑。當土壤溫度達到20℃時,出現發(fā)病中心,25℃時出現發(fā)病高峰。久雨或大雨后轉晴,氣溫急劇升高,病情加重。
三、防治技術
青枯病應以預防為主,建議使用司普沃赫蔓含腐殖酸系列大量元素水溶肥,能從內在激發(fā)辣椒植株對青枯病、炭疽病、疫病等常見病害的主動防御能力,提升植株對病害抵抗能力,防效達95%以上。
1、實行輪作。有計劃地輪作,能有效降低土壤含菌量,減輕病害發(fā)生。
2、改良土壤。青枯病病菌喜偏酸性土壤,結合整地施基肥,每畝可施用司普沃赫蔓微生物菌劑,此款菌劑采用的是波蘭低碳納米粒合成技術研發(fā),屬于復合微生物加活性多肽蛋白酶制劑,具有高效、廣譜、長效、安全等特點,對于緩解土傳性病害,改良土壤效果突出,具有活化土壤有機無機養(yǎng)分(固氮、解磷、解鉀)加速農藥殘留及重金屬有害物質的分解,抗重茬、預防死苗爛根。抑制土壤病菌,有效抑制該病的發(fā)生。
3、青枯病多發(fā)于連作田和地下水位高、濕度大的沖積土田。采用高壟或半高壟栽培方式,配套田間溝系,降低田間濕度,同時增施司普沃赫蔓含腐殖酸系列磷、鈣、鉀肥料,促進作物生長健壯,抗病能力提高,能減輕青枯病發(fā)生。
4、藥劑預防:
幼苗移栽后5天左右,葉面噴施800倍液司普沃赫蔓磷酸二氫鉀,可以促進辣椒幼苗生長,提升幼苗抗病抗逆能力,減少死苗、黃苗的發(fā)生率,并促進植株維管束生長發(fā)育,提升對青枯病的抵抗能力;
初花期,葉面噴施800倍液司普沃赫蔓系列植物免疫增效劑延長花期,提升授粉率,減少后期病果、畸形果發(fā)生,并提升植株對青枯病、疫病、炭疽病、病毒病等病害的抵抗能力;
坐果初期葉面噴施800倍司普沃赫蔓中微量元素硼肥,提供果實生長所需營養(yǎng)元素,促進植株自身營養(yǎng)物質運輸,提升單果重量和果實品質。
以上是關于辣椒青枯病的防治技術與管理,希望對廣大種植戶有所幫助。
關注小編更多精彩內容等你發(fā)現。